✅ 2.1 安装 BBR 网络加速(推荐优先执行)

BBR(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-trip propagation time)是 Google 开发的 TCP 拥塞控制算法,能显著提升高延迟、高丢包网络环境下的传输速度,特别适合用于翻墙、代理、VPS 等场景。

🔍 步骤一:检查内核版本

BBR 要求 Linux 内核 ≥ 4.9

uname -r

✅ 若版本低于 4.9,请先升级内核或重装系统(推荐 Debian 11)。


🛠 步骤二:启用 BBR(推荐使用脚本,更安全可靠)

官方推荐方式:使用自动化脚本一键开启,兼容性更好,避免手动配置错误。

1. 安装 wget(如未安装)

# Debian/Ubuntu
apt update && apt install wget -y

# CentOS/RHEL
yum install wget -y

2. 运行 BBR 开启脚本

wget -N --no-check-certificate "https://github.000060000.xyz/tcpx.sh" && chmod +x tcpx.sh && ./tcpx.sh

3. 选择 BBR 模式(脚本交互界面)

  • 推荐选择 11bbr + fq(稳定高效)
  • 若不确定内核版本,可先选 32(自动安装最新内核),再重启后重新运行脚本选 11
  • 如需更高性能,可尝试 xanmod 内核(较激进,不稳定)
  • 选择后脚本会提示 重启系统,执行:
reboot

4. 验证 BBR 是否生效(重启后执行)

sysctl 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

✅ 输出应包含: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 = bbr

lsmod | grep bbr

✅ 输出应包含:tcp_bbr


⚠️ 手动配置方式(备用,不推荐新手)

若无法使用脚本,可手动设置:

echo "net.core.default_qdisc=fq" >> /etc/sysctl.conf
echo "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=bbr" >> /etc/sysctl.conf
sysctl -p

后续验证方式同上。


✅ 2.2 安装 3x-UI 面板

x-ui 是基于 xray 的图形化管理面板,支持多协议、流量统计、TLS 配置等,操作直观,适合新手。

🚀 一键安装脚本

bash <(curl -Ls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mhsanaei/3x-ui/master/install.sh)

📝 安装过程说明

安装完成后,脚本会提示:

Do you want to continue with the modification? [y/n]:

强烈建议输入 y,进行自定义配置以保障安全。

自定义配置项(按提示输入):

项目 说明
Please set up your username: 设置面板登录用户名(如:admin)
Please set up your password: 设置面板登录密码(建议强密码)
Please set up the panel port: 设置面板访问端口(推荐 10000~65000 之间,避开 22、80、443)

🔐 系统会自动生成随机 WebBasePath,确保安全,无需修改。

安装成功后,你会看到如下信息:
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Username: abc123xyz
Password: def456uvw
Port: 19528
WebBasePath: /xui-7k9m2n
Access URL: http://你的IP:19528/xui-7k9m2n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
💡 请务必保存以上信息!


✅ 2.3 x-ui 管理面板操作指南

🖥 通过 SSH 管理面板

安装完成后,随时可通过命令进入管理界面:

x-ui

常用功能快捷键(按数字选择):

编号 功能 说明
9 修改端口 修改面板访问端口,修改后需重启
6 重置用户名/密码 忘记登录信息时使用
13 重启面板 修改配置后必须重启生效
10 查看当前设置 查看当前端口、路径、用户名等
14 查看状态 查看 x-ui 和 xray 是否运行
11 启动面板 手动启动(默认开机自启)
12 停止面板 手动停止
16 开机自启 确保系统重启后自动运行
22 启用 BBR 重要! 此处也可直接启用 BBR(脚本已集成)
0 退出 退出管理菜单

修改端口后务必重启面板(选13),否则无法通过新端口访问!


✅ 2.4 访问 Web 管理界面

🌐 浏览器访问地址

在浏览器中输入:

http://你的VPS公网IP:端口

例如:

http://172.12.34.125:19528

⚠️ 首次访问会提示 “此连接不安全” —— 无需担心,这是因未配置 HTTPS 证书导致,仅用于登录面板,不影响后续代理配置

🌐 中文设置

  1. 登录后,点击页面右下角 语言设置
  2. 选择 中文(简体)
  3. 页面将自动切换为中文界面

📊 面板功能概览

模块 功能
面板信息 显示 x-ui 版本、服务器 IP、xray 版本
流量统计 实时流量、总流量、连接数
节点管理 添加/编辑 VLESS、Trojan、Shadowsocks 等协议节点
防火墙 管理端口开放规则(推荐配合 ufwfirewalld
SSL 证书 支持 Let’s Encrypt 自动申请 HTTPS(推荐后期配置)
IP 限制 防止暴力破解,限制登录失败次数

✅ 2.5 最佳实践建议

项目 建议
系统推荐 Debian 11(内核新、兼容性好、无端口问题)
BBR 启用 必须启用,使用脚本方式,避免手动配置出错
端口设置 避免使用常见端口(如 22、80、443),建议 10000~65000
密码安全 使用强密码(字母+数字+符号),避免弱口令
防火墙 开启后需放行面板端口(如 ufw allow 19528
定期更新 使用 x-ui update 命令保持面板最新
备份配置 定期导出节点配置(面板 → 节点 → 导出)

📎 附录:常用命令速查

功能 命令
查看内核 uname -r
检查 BBR sysctl 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
`lsmod
安装 x-ui bash <(curl -Ls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mhsanaei/3x-ui/master/install.sh)
进入管理面板 x-ui
重启 x-ui systemctl restart x-ui
查看日志 x-ui log
卸载 x-ui x-ui uninstall

🌐 Surge + Ponte 内网穿透配置指南(使用 SOCKS5 代理节点)

用途:通过 VPS 上运行的 x-ui 面板创建的 SOCKS5 代理,作为 Ponte 的内网穿透中继节点,实现设备间 NAT 穿透与局域网服务远程访问。
适用场景:远程访问家庭 NAS、摄像头、本地 Web 服务、游戏服务器等内网设备。
前提条件:已成功部署 x-ui 面板并启用 SOCKS5 入站协议。


image.png

✅ 第一步:在 x-ui 面板中添加 SOCKS5 入站

  1. 登录 x-ui Web 管理界面(http://你的IP:端口

  2. 进入 【入站列表】 → 点击 【添加入站】

  3. 配置如下:

    • 协议socks
    • 端口38990(可自定义,建议 1024–65535 范围内,避开常用端口)
    • 底层传输tcp
    • 高级设置全部展开并保持默认即可(无需修改)
    • 用户设置
      • 用户名:填写你在 x-ui 中设置的面板登录用户名
      • 密码:填写你在 x-ui 中设置的面板登录密码

    注意:SOCKS5 使用的是 x-ui 的面板认证凭证,非独立用户。

  4. 点击 【保存】,系统会自动重启 xray 服务。

🔍 验证:可使用 telnet 你的IP 38990 测试端口是否开放,或在本地使用 clash / v2rayN 测试 SOCKS5 代理是否可用。


✅ 第二步:配置 Surge 客户端(Mac / iOS)

📄 在 Surge 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内容:

[Proxy]
ProxySOCKS5 = socks5, 134.xxx.xxx.xxx, 38990, admin, your_panel_password, udp-relay=true

[Proxy Group]
CN = select, ProxySOCKS5, update-interval=36000, no-alert=0, hidden=0, include-all-proxies=0, persistent=1

🔍 配置说明:

参数 说明
socks5 协议类型,必须为 socks5
134.xxx.xxx.xxx 替换为你的 VPS 公网 IP 地址
38990 对应 x-ui 中设置的 SOCKS5 端口
admin x-ui 面板的 用户名
your_panel_password x-ui 面板的 密码
udp-relay=true 关键! 启用 UDP 中继,是 Ponte 实现 NAT 穿透的必要条件

⚠️ 重要提示:Surge 的 SOCKS5 代理必须启用 udp-relay=true,否则 Ponte 无法建立 UDP 连接,导致穿透失败。


✅ 第三步:在 Surge Mac 端配置 Ponte 内网穿透

  1. 打开 Surge for Mac → 点击顶部菜单 【Ponte】
  2. 点击 【+ 添加】 → 选择 【通过代理进行 NAT 穿透】
  3. 在代理选择中,选择你刚刚配置的 CN 代理组(即 ProxySOCKS5
  4. 点击 【下一步】 → 按提示完成设置(无需额外配置)
  5. 启用 Ponte 开关 → 等待连接成功(状态变为“已连接”)

📌 Ponte 工作原理说明

“通过代理进行 NAT 穿透” 是一种利用中继代理建立 P2P 连接的技术,适用于所有 NAT 类型(全锥、受限锥、端口受限锥、对称型)。

  • 依赖条件:必须使用支持 UDP 中继 的代理(如 SOCKS5 with udp-relay=true
  • 优势:无需端口转发、无需公网 IP、无需 DDNS,穿透成功率高
  • 适用场景:远程访问内网设备(如 NAS、摄像头、本地 Web、游戏服务器等)

✅ 最佳实践建议

项目 建议
代理安全 不要使用默认用户名/密码,建议在 x-ui 中单独设置强密码
端口安全 SOCKS5 端口建议使用非标准端口(如 38990),并配合防火墙限制来源 IP
UDP 稳定性 若穿透不稳定,尝试更换 VPS 服务商(部分云厂商会限制 UDP)
多设备使用 可在多个设备上配置相同的 ProxySOCKS5,共享同一穿透节点
备份配置 定期导出 Surge 配置文件(.conf),避免丢失

完成以上步骤后,你已成功搭建一套稳定、安全、无需公网 IP 的内网穿透系统!
从此,无论身在何处,均可像在局域网中一样访问你的家庭设备。